云胶片是个啥?

  • 首页
  • 云胶片是个啥?

云胶片是个啥?

  • 云影动态
  • 2023-05-13
  • 2700

这里的云胶片指的是医疗行业的影像检查胶片,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影像检查片子来说的。传统的做影像检查就叫“拍片子”。

以前的影像检查报告会出具一张胶片供临床医生复诊使用,特别是骨科和呼吸科的医生一般都会配一个看胶片的灯箱,把胶片向上一插卡在专用的灯箱上查看胶片的阴影部分。后来技术发展了,可以在电脑上查看影像图片,医生已经很少需要查看胶片原件。再配合医生的专业化分工,有专门的影像科阅片医生,临床医生基本上就只需要看报告即可,年资老的医生还是会亲自查看胶片的检查结果。

最早的检查胶片是由影像科自己统一打印的,随着这几年科技的发展,已经有很多公司提供自助胶片打印的自助机。早期胶片是收费的,后来物价部门强制取消了胶片的额外收费。相当于胶片的费用包在了检查中,而检查费用也是物价部门定下来的。那么胶片的费用就相当于由医院来承担,每打印一张胶片医院就要额外地负担这部分费用。但对于患者来说,相当于减轻了部分负担,这是物价部门做出的惠民政策。而医院层面就非常想取消胶片的打印,因为设备、物料都是需要人维护的,相当于是个不赚钱的业务。还有一个类似的政策,以前药品是有加成的,也就是药品从药厂到医院,医院卖药是可以按物价的要求进行加价的。后来物价局规定药品费用零加成,从此之后医院就没有办法从药品上赚到钱了。这个政策对于杜绝医生乱开药是有好处的,毕竟如果不能通过多卖药来获取收益,那么药品的开立就会趋于合理。相对应的医院与药相关的人员部门都成了负担,特别是药库、药房。药品的入库、出库、盘点,还有药品的发放,包药机、煎药机等都无法获利。这个与影像胶片类似,都是政策调整导致的连锁效应。药品无法获利导致医生开药的积极性不大,开药与收益无关,甚至会影响药占比,所以会有克制地开药。胶片无法获利导致影像科室不愿意提供实体胶片打印的服务。

片胶片就是在这种场景下诞生的,影像科非常不愿意提供实体胶片,因为这个支出是影像科自己的成本,就像临床科室的胶带、办公纸张打印一样。用的越多科室承担的成本越多,毕竟如果不算科室的支出,临床科室会倾向于多用。相反耗材扣成本算在使用科室可以达到节约的目的。

终极的节约手段就是不再提供实体胶片,因为如果能通过电子的方式查看就不需要实体胶片了。比如检验科室的报告单,大部分都是一些指标。用户在手机上查看完全可以达到信息获取的目的,所以可以不再打印。胶片与普通的纸张还不一样,它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。并且大部分医生实际上并不会去看实体胶片,基本上只看影像科出具的诊断报告。

所以推行云胶片对于影像检查科室来说是非常有利的。那么云胶片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,我以飞图影像为例,它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读取原始dicom影像数据,并在手机端呈现,还可以对检查结果进行3d建模。

 

dicom 是影像检查的标准数据格式,ct、mr等检查设备会直接输出 dicom 数据。以前查看 dicom 数据需要有专业的 pacs 厂商提供产品来查看,现在拿到原始 dicom 数据后第三方公司就能整合到微信中,患者可以360度查看自己的检查结果,相对以前只能看一张胶片来说信息更完整了。实际上每次的检查结果,dicom 数据少则几百张,多的有上千张。输出的胶片只是影像科的诊断医生选中的几张有代表性的图像。原始 dicom 数据才能体现完整的检查结果,目前这部分数据是存在影像系统的 pacs 存储中的。国家对这一块的要求是,门诊数据保存15年,住院数据要保存30年。

一次检查结果大概需要占用300m至500m空间不等。我们估算一下数据量,比如3000次检查,每次500m,3000x500 = 1500000,换算成g,1500000/1024 = 1465g,也就需要1.5t左右的空间。这个量是非常可观的,我所知的影像系统每天的数据量都在 500g 左右,pacs 系统完全是一个吞硬盘的怪兽,一顿就是一小块硬盘。

那么云胶片能节省存储空间吗,实际上并不能。还是以飞图影像为例,它当前(2023.03)所提供的服务实际上会另存一份 pacs 影像数据到它自己的云平台。原始的 pacs 图像它并不会动,通过互联网或专有线路上传至阿里云或华为云,它自己再进行数据处理。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访问它在公有云上服务,并不会直接访问医院自己的数据。

毕竟对外提供大数据量的影像交互服务,对带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。医院自己的 pacs 系统的硬件可能只够承载院内影像科阅片的需求。如果把服务开放给所有手机端用户,医院的出口带宽和存储性能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。相反像飞图影像这类互联网公司,它们有自己的基于微服务的伸缩架构,当访问人多时带宽变大,当访问人少时系统自动对虚拟机或容器进行减配。如果没有人用,这时的运算和带宽成本是很低的。如果这个事让医院来做,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和带宽之后可能面临高峰时不够用,低峰时设备闲置的困境。

医院的重资产架构很难适应终端用户数浮动的场景,相反这是互联网公司擅长的。

下面说下利益分成,目前这个云胶片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收费模式。因为物价部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。部分省的物价部分建议云胶片费用为20元/次,支持线上预览和数据下载,并且要求数据存放15年。

云胶片的前期投入以及软件使用费用,云胶片厂商需要买阿里云的云服务,数据要上云,还有带宽费用、软件接口费用,这些费用肯定是要有人买单的。提供云胶片业务并且实现数据的快速下载,这个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。而现在的实体胶片对于患者来说是免费的,或者包在了影像检查的费用之中。之前是额外收费的,现在被物价部门强制包在了检查费用中,相当于检查项目降价了。云胶片对比实体胶片的好处是方便实现区域互认,以及患者接触到更多关于自己的病历数据。

 

有的省份对于云胶片的态度也是,这个费用既然包在了检查费用中,那么提供云胶片服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。相反如果医院不提供云胶片,物价部门会强制要求医院在收费的基础上再扣掉20块钱。到时云胶片就不是一个可选项了,物价通过调控强制要求医院推行云胶片业务。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好事,毕竟咱花钱了,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应该的。

对于医院来说,左右反正都是一刀,能少花钱就少花钱。云胶片厂商也是看到了这个商机,大部分厂商都愿意加入进来分一杯羹。这属于物价敲打医院,科技厂商过来凑热闹。看医院准备怎么应对这个两难的选择,是一次买断,还是慢慢还债。如果是厂商提前投入,那么医院就涉及到后面慢慢还债,羊毛出在羊身上。这个羊毛属于物价从医院身上薅下来的,说实话费用并不多,一份检查也就20多块钱。如果物价不让收,那么就是医院自己出。如果物价允许医院收,最终这个钱大部分也到不了医院户头上,因为云胶片的厂商还要靠这个来填前期投入的窟窿。

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,有可能赢者通吃,行业竞争非常激烈。

 

 



服务热线

400-100-5020

微信联系